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

2019-03-05 05:37 阅读(?)评论(0)

陆铁成

  欣赏是一种情趣,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你眼前的一切都是乐观的。欣赏又是一种方法,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你眼前的一切都是美丽的。
  回顾我们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的人家特别喜欢夸孩子,见了面三句话过后就开始夸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起初我们可能感到这人有点怪,谁家的孩子没有优点和长进,至于把孩子天天挂在嘴上吗?可是你仔细观察,夸着夸着那个孩子真的就进步很大,夸着夸着那个孩子真的就出息成人了。所以有人总结说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样的人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欣赏孩子的一举一动、赞美孩子的一言一行。这不只是“东西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的世俗观念问题,主要是这样人会用欣赏眼光看事物,能在欣赏中得到和领略事物的情趣与美好。回顾我们身边的人还会发现,有的人喜欢自我表扬,每当做完一件事都要讲一讲,尤其是自己家有一件什么好事逢人就讲,有时甚至要反复讲。起初我们会感到哪个人身上没有优点,过日子谁家还没有两件好事,至于那样宣扬吗?可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久而久之人们就感觉他是个能做事的人,他的家庭好事多,于是有些人有事就找他询问、帮忙,他的交往关系一点点扩大;久而久之这个喜欢自我表扬的人真就成了能事的人,他家的好事真的就多了起来。这不只是“好人出在嘴上”的世俗观念问题和“一块肉必须放在碗上面”的虚荣心理问题,主要是这样的人能用欣赏眼光看待自己做过的事、用欣赏眼光看待自己家的事情;同时这样的人在自我宣扬和周围赞许的目光中得到满足,继而又在这种满足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激励。在生活里、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样的人大体上都是乐观的和乐于帮助别人的,因为他要在帮助别人的事情中欣赏自我、得到赞许,同时在欣赏自我和人们赞许中自然而然的提高和完善了自己。这就是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和好处所在。
  事实上,社会上有许多情况就是依据一个人能把家里的事情做好、周围有一个好口碑为条件,判断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才把他推荐选拔到单位的领导岗位上来的。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以上两个例子,要把第一个里的“夸”和“宠”区别开来,夸是赞美和激励,宠是溺爱和娇惯,它们的作用不一样;要把第二个里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吹嘘区别开来,因为自我欣赏可以激励自我,自我吹嘘会只会使人高傲自大。这两个例子中都有两种不同情况,前者是积极的、值得提倡和学习的;后者是不积极的,是要注意和戒备的。
  学会欣赏别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有的人看着顺眼,有的人看着不顺眼;看着顺眼的人越看越爱看,看着不顺眼的人越看越不爱看。其实这是你看人的眼光问题,也就是重视和轻视即欣赏和不欣赏的问题。你欣赏他他就顺眼,你不欣赏他他就不顺眼。我们应该想一想,难道那个不顺眼的人就一点好处和优点都没有吗?不是的,人无完人。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人,你会看到他的优点;你用轻视的眼光去看人你会看到他的缺点。三国张松在曹操眼里就是一个不顺眼的人,结果曹操就因没有得到西川地图而失去得到蜀地的一个机会;而刘备就是一个会用欣赏眼光看问题的人,结果张松把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张松献图故事说明了不用欣赏眼光看事物会犯得失的错误的问题,也说明用欣赏眼光看事物会在欣赏中得到所欣赏的东西的问题。我们应该懂得欣赏的作用,学会欣赏。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别人的谈吐和思维、知识和方法、气质和胸襟、才华和技能、生活和工作,等等,并用别人优于我们的东西来完善自己。
  1984年我在哈尔滨市供销干校脱产学习,四十个学员都是来自哈尔滨市供销系统大公司大商场的优秀年轻人才,除了计划课和文化课由本校老师任教以外,市场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经济合同法(没颁布《合同法》时只有《经济合同法》)等课程都是聘请黑大、哈工大、哈尔滨商学院教师讲授。这些学员不但是受过高中和大学教育而且具有大城市文化底蕴,这些老师都是来自省会城市高等学府,个个身手不凡。我羡慕他们、欣赏他们,觉着他们都很了不起。老师的风度,同学们的虚心,一句话,一行字,一个举动都给我带来新奇。我目不暇接以赞佩的目光欣赏着这环境里的一切,每时每刻都有新感觉和新收获,心情愉悦。将近两年的学习生活我是在羡慕和欣赏中度过的,除了得到知识以外我还得到了许多我欣赏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更完善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假如你周围的人都值得你欣赏,你在欣赏这些人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心理会有一种很惬意的感觉,同时你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因为欣赏别人意味着对别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能力有所感知和领悟,这是一种很难得到的东西。可以说,欣赏是在某种程度上的潜意识的学习。反之,不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容易产生自己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你只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魅力,却无法理解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优点和魅力。这样的人很容易陷入一种盲目孤傲的状态,会觉得身边的人太幼稚,周围的人都不懂自己、不尊重自己、不欣赏自己。甚至怨这怨那,把原因归咎于自身以外因素,从心理疏远了大家。在这里要注意,欣赏别人不是让我们盲目去觉得别人好,而是要求我们克服狭隘意识保持一颗好奇心,体察其主观意愿,对别人真正的优点和魅力具有感知和理解。
  学会欣赏自己。我们常听一些年轻人有这样抱怨:百姓家庭出身,父母无钱无势,自己艺不压人、貌不出众、学历不高、不善于(言表)交际,生不逢时,等等。于是就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甚至不再努力冷却了生活热情,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这些现象是什么?这就是不会欣赏自己的人所犯的错误。我们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自己的长处,甚至拿自己的不足去和别人光彩的一面相比,那样我们会总生活在阴暗里。怎么办呢?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也许你相貌平平,可是你脑子聪明;也许你不够圆滑,可是你内心真诚;也许你学业不好,可是你体格强壮;也许你没有好的家境,可是你有做事能力。一句话,你身上有的东西,在别人身上不一定有。比如旅行,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风景也不同,感受到的东西也会不同。比如我自己,如果我像那个喜欢自我表扬的人那样欣赏自己身上的亮点(见《在社会变革中度过的人生——我的人生传记》第15节工作趣事)的话,我早已成为阿城地区知名人物了,遗憾的是我那时不懂欣赏自己。只是激励自己前行,不懂回头欣赏成就。所以我并不完美,正因为如此我才写这篇文章告诫和提醒后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独特的“我”不足和优点同时存在。只有排除疑虑才能增加自信,有了自信才能懂得欣赏自己,才能会欣赏自己,才能有“我能行”、“我一定成功”的良好自我效能,才能满怀信心地与人交往,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反之,一个不懂得欣赏自己的人,老是以怀疑否定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就会限制和影响自己能力的释放,甚至影响自己的生活、工作质量。我们要学会用赞美的眼光欣赏自己的优点,用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用上进的心理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虚心的态度学习别人的优点。如果我们学会欣赏自己了,才会知道生活原来不是那么糟糕,原来自己也不是差人一等。欣赏也是需要学问的,只有你欣赏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对你的欣赏。学会了欣赏自己,也不要陶醉在自己的光彩里,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更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骄傲自满把好的东西当做旗帜高高竖起,也不要在不足面前唉声叹气。要去伪存真,汰劣留良,选定新目标,下决心继续努力奋斗,失败了,喘口气再来,直到最后成功。这个时候,你不仅会欣赏自己的成功,也会欣赏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的过程,这才是对自己正确的欣赏。这也像人年龄越大越珍惜时间一样,你生活时间越长就会觉得生活越有滋味。所以我们要常常回过头用欣赏的目光,以观众的角度,看待自己走过的路程,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学会欣赏周围的事物。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会觉得一切是那么有趣和美好,能够发现许多可圈可点的东西,品味到其中滋味。像欣赏自己孩子一样去欣赏周围事物,你才能不断地发现事物的新亮点。邵文治是老科协酷爱摄影的会员,他不是像有钱人那样选择名山大川、古籍胜地采风拍景,而是用欣赏眼光拍照家乡景色,他的摄影作品曾获哈尔滨市老科协摄影大赛一等奖,曾被中国老科协刊物选入封底设计,原因是他在欣赏中抓到了可拍摄的亮点。我们只有懂得欣赏,才会看到日出的壮丽、晚霞的绚烂,才会为花开而笑、为雨落而喜。用欣赏眼光看事物,你才会发现生活中的幽默、趣味和欢乐总是无处不在的,你的心灵会得到滋润,你的情操会得到陶冶,你会感到温馨和惬意。潇洒生活就是来自对事物的欣赏,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的节目。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欣赏你会轻松愉快,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如果我们不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事物,我们就感悟不到生活的美好,反而会感到周围有很多不如意。眼前这个神秘世界,就是对我们欣赏水平和审美观点的考验,就是对我们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的测试。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欣赏周围事物,学会通过生活欣赏社会,学会通过书籍欣赏古往今来的人和事,积极热情地接受这种考验和测试。
  欣赏是一种情怀。找对象和交朋友就是从心里萌发动机、从欣赏开始行动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千年俗语就说明了无论那个人如何在欣赏的眼光里他都很完美、都会产生爱慕情怀的道理;欣赏是一种方法。欣赏别人才会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才能比较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才会在对照中改进和提升自己;欣赏是对人格的尊重。欣赏可以扩大快乐范围、陶醉生活,使人得到亲切感和满足感;欣赏是一种凝炼。欣赏别人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途径,也是对人情商上的凝炼,使人的品位更高、成为别人眼里的榜样;欣赏是一种互补。互相欣赏,互相发现对方优点,互相吸取优点,缺点就变得渺小。这样就会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让大家共同完美;欣赏是学习和成功的催化剂。英国戏剧家、诗人沙士比亚青年时为谋生经同乡介绍到剧团当马夫兼做伺候看戏绅士的杂活。一次偶然机会他从门缝看到舞台演出他便一下欣赏上了戏剧,以后一有空他就偷听、偷看、偷学,欣赏使莎士比亚有了偶像并成就了莎士比亚的梦想;欣赏是一部喜剧。他可以让你得到好心情,让你欣慰、满足和快乐。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和谐互爱的力量之源。人的性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性格活泼开朗不拘于小节,善于言表,愿意交流;内向型性格,喜欢独处,不爱表露,谨慎含蓄,趋向自我。这两种性格“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此为优点,在彼则为缺点。两种性格较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性格外向的人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善于在欣赏中得到快乐。会欣赏的人和耿直的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会欣赏的人用热情交朋友、处事,耿直的人用实实在在的付出交朋友、处事。欣赏忌讳的东西是:不能“用自己的葫芦画别人的瓢”。只从自己眼光看着别人好,那是喜欢;站在公众观点看着别人好那才是欣赏。欣赏既要出自自己的喜好,又要有群众观点,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可是每个人都存在着一旦拥有了就忽略了欣赏的共性,现代作家郁达夫在《故乡之秋》中有一句很吐槽的话叫“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就从侧面证明了这个问题。本来那个人居住的地方很美丽,正因为他拥有了所以他才忽略了,就像一对多年的夫妻,早已不存在吸引和欣赏问题一样。可是你想过没有,当你忽略他们的时候,就很少再欣赏他们;当你很少欣赏他们的时候,你就很少感激他们;当你不再感激他们的时候,你就开始产生抱怨情绪。你喜欢欣赏满园春色,可是你却忽略了开在你窗前的花朵。实际上我们身边的人很值得欣赏,特别是我们的家人和亲人。初相识欣赏外在的美,相识后欣赏内在的美,常相处欣赏新思维、新进取的美,一家相处欣赏亲情的美,终生相守欣赏不可比拟的美,这样你眼前的事物就永远不会陈旧。我们身边的人是一种资源,我们应当恰到好处地利用这种资源,做到这一点、做好这一点。经常的欣赏、发现性的欣赏会是你的家庭更和睦、更快乐、更幸福。
  缺少欣赏会使自己感到孤陋和遗憾,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我们的生活便丰富有趣的、多姿多彩,对乐趣和幸福的感受就会比别人多。如果不懂得欣赏就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愿我们懂得欣赏,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事物,用包涵和宽容代替挑剔和苛求,用赞美和鼓励代替批评和指责,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坦荡,多一份温馨,快乐幸福之花就会在我们心中永远开放。(此文曾发给《退休生活》)



  最后修改于 2019-03-05 05:41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常 言 新 解 下一篇:该日志被锁定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